2025年10月3日星期五

重卡行業重點分析與投資展望

 

  1. 9月銷售爆發

    • 9月1-26日,國內終端銷量同比暴增1.1-1.2倍,預計全月終端銷量達83,000-85,000台
    • 批發銷量預計105,000-110,000台,同比增長約90%,接近3月旺季水平
    • 天然氣重卡銷量21,000-22,000台,同比增長130%,環比兩位數增長
    • 電動重卡銷量突破2萬台,創歷史紀錄,滲透率約26%,同比增長1.7-1.8倍
  2. 出口市場穩定

    • 中國重卡出口穩定在25,000-28,000台
    • 俄羅斯市場萎縮,但非俄地區(非洲、東南亞、中亞、拉丁美洲)增長顯著
  3. 政策驅動效應

    • 以舊換新政策落地,5-9月重卡內需明顯向好
    • 政策將藍汽車納入,推動天然氣重卡銷量增長
    • 對電動重卡而言,政策進一步提升其增長曲線
  4. 市場困境

    • 公路貨運市場運價低、運力過剩,重卡保有量穩定在700萬台左右
    • 車輛過剩導致運價走低,預計將成新常態
    • 新能源重卡成為"運價殺手",進一步壓低整體運價

未來增長

  1. 2025年銷量預期

    • 預計四季度月均銷量保守在75,000-80,000台
    • 全國內需約80萬台,批發銷量(國內加出口)約110萬台左右,同比增長23%
    • 天然氣重卡全年預計銷量20-21萬台
    • 電動重卡全年預計20萬台左右,12月有望衝至25,000台
  2. 2026年市場展望

    • 2026年市場或遇政策空檔期,以舊換新政策邊際效應變差
    • 預計2026年國內銷量可能降至65萬台左右,下降約20%
    • 出口預計增長10%左右,約33萬台,較為穩定
  3. 新能源重卡長期發展

    • 電動重卡在中短途運輸經濟賬優勢明顯
    • 預計2027-2028年市場佔有率達35%左右
    • 2030年前後滲透率有望達45%-50%,但中長途運輸仍待突破
    • 目前新能源重卡帶電量在400-423度電,續航里程主要集中在200-300公里
  4. 出口市場拓展

    • 除俄羅斯和印度外,重卡出口海外市場潛力巨大
    • 亞非拉美等區域年市場規模約60-70萬台
    • 預計2026年海外出口增長10%左右,中長期有望快速增長

盈利預測

  1. 運輸成本差異

    • 柴油重卡:百公里油費約220-230元,一公里約2.2-2.3元
    • 天然氣重卡:百公里耗氣約35公斤,一公里約1.1-1.3元
    • 新能源重卡:一公里約1.3-1.5度電,按波谷充電0.5元/度算,一公里不到0.7元
  2. 經濟性優勢

    • 新能源重卡比柴油重卡貴約15-16萬元,但一年多能收回成本
    • 比天然氣重卡貴約1萬元,兩年內能收回成本
    • 節能優勢明顯,長期運營成本優勢凸顯
  3. 2026年盈利前景

    • 2026年國內市場壓力大,銷量可能下降20%
    • 但出口市場預計保持增長,緩解國內市場下行壓力
    • 新能源重卡經濟性優勢將逐步顯現,抵消部分市場下行風險
    • 運力過剩、運價走低將壓縮行業整體利潤空間

股息政策

文件中未提供具體公司的股息政策信息。基於行業特點推斷:

  1. 行業週期性特徵

    • 重卡行業具有強週期性,企業盈利波動較大
    • 在行業上升週期中,龍頭企業可能提高分紅比例
    • 但2026年市場可能面臨下滑,分紅政策可能調整
  2. 現金流狀況

    • 銷量增長階段現金流較好,有利於維持穩定分紅
    • 2025年銷量增長明顯,現金流預期改善
    • 2026年可能面臨壓力,現金流可能收縮
  3. 資本支出需求

    • 新能源轉型需要大量投入,可能影響分紅能力
    • 出口市場拓展需要投資,部分現金流可能用於海外佈局
    • 高速增長期企業可能將利潤主要用於擴張而非分紅

投資邏輯總結與展望

投資邏輯

  1. 短期業績確定性

    • 以舊換新政策推動2025年銷量快速增長,業績確定性高
    • 9月銷量爆發已驗證政策效應,四季度延續強勁勢頭
    • 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快速提升,經濟性優勢明顯
  2. 長期結構性機會

    • 新能源重卡是長期趨勢,預計2030年滲透率達45%-50%
    • 中短途運輸領域新能源重卡經濟性優勢突出
    • 出口市場有較大增長空間,尤其是亞非拉美地區
  3. 區域差異機會

    • 河南、河北、山西、山東、新疆等北方區域新能源重卡佔比高
    • 上海因高補貼吸引周邊區域車主購車,形成區域集聚效應
    • 亞非拉美出口市場潛力大,但需關注當地市場環境
  4. 市場結構變化

    • 重卡保有量穩定在700萬台,但行駛里程普遍下降
    • 牽引車行駛里程從15萬公里降至10-12萬公里
    • 工程車行駛里程從8-10萬公里降至5-6萬公里

展望

  • 2025年:政策驅動銷量高增長,新能源重卡快速滲透
  • 2026年:國內市場面臨下行壓力,但出口和新能源板塊仍保持增長
  • 2027-2028年:新能源重卡佔有率達35%左右,成為重要增長點
  • 2030年前後:新能源重卡滲透率有望達45%-50%,行業結構重塑
  • 長期趨勢:運力過剩、運價走低將成為新常態,行業集中度提升

估值分析

  1. 行業估值特點

    • 重卡行業具有週期性,估值隨銷量週期波動
    • 2025年行業處於上升週期,市場通常給予較高估值
    • 新能源重卡業務占比高的公司可能獲得估值溢價
  2. 細分領域估值差異

    • 新能源重卡業務增長快,可能獲得較高估值
    • 出口業務穩定的公司可能獲得估值溢價
    • 擁有核心技術和市場份額的龍頭企業估值更高
  3. 風險溢價因素

    • 2026年可能面臨政策空檔期,需計入下行風險溢價
    • 運力過剩、運價走低影響行業整體盈利能力
    • 2025年高增長後可能出現估值回調風險

投資機會

  1. 新能源重卡產業鏈

    • 電動重卡銷量快速增長,相關零部件企業受益
    • 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製造商
    • 充電基礎設施供應商,尤其是適合重卡的充電解決方案
  2. 出口導向型企業

    • 在亞非拉美市場有佈局的企業
    • 非俄地區增長顯著的企業,特別是東南亞、非洲市場
    • 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卡製造商
  3. 細分領域龍頭

    • 天然氣重卡領域的領先企業
    • 在河南、河北等新能源重卡高滲透區域有優勢的企業
    • 專注於中短途運輸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4. 後市場服務

    • 隨着重卡保有量增加,後市場服務需求上升
    • 配件、維修、保養等服務提供商
    • 智能化、數字化後市場服務平台

上漲空間評估

基於以下因素,重卡行業相關標的較當前市值存在30%-50%的潛在上漲空間:

  1. 業績增長確定性

    • 2025年行業銷量同比增長23%,龍頭企業業績增速可能更高
    • 新能源重卡業務增長迅猛,相關企業可能享受估值溢價
    • 9月銷量爆發已驗證政策效應,四季度業績確定性高
  2. 結構性轉型機會

    • 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從當前26%提升至2027-2028年的35%
    • 出口市場穩定增長,非俄地區潛力大
    • 中短途運輸領域新能源重卡經濟性優勢凸顯
  3. 政策紅利延續

    • 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至2025年底
    • 政策對新能源重卡的長期支持方向明確
    • 部分地區補貼政策(如上海)提供區域性機遇

需關注的風險點:

  • 2026年市場可能面臨政策空檔期,銷量下滑20%風險
  • 運力過剩、運價走低將壓縮行業整體利潤空間
  • 新能源重卡部分透支未來油車置換需求
  • 2025年高增長後可能出現估值回調風險

總結

重卡行業正處於政策驅動的上升週期,2025年銷量實現顯著增長,新能源重卡滲透率快速提升。9月銷量爆發已驗證以舊換新政策效應,四季度有望延續強勁勢頭。新能源重卡在中短途運輸領域的經濟性優勢明顯,一公里運輸成本不到0.7元,比柴油重卡節省1.5元,一年多即可收回額外購置成本。

2026年行業可能面臨政策空檔期,國內市場銷量預計下降20%,但出口市場有望保持10%增長,新能源重卡滲透率仍將持續提升。長期來看,新能源重卡預計2030年前後滲透率達45%-50%,行業結構將發生根本性變化。

投資者應重點關注新能源重卡產業鏈龍頭、出口導向型企業以及在河南、河北等高滲透區域有優勢的企業。在2025年銷量高增長和結構性轉型背景下,相關標的較當前市值存在30%-50%的潛在上漲空間。同時需警惕2026年市場下行風險,選擇具有強抗週期能力和出口市場佈局的優質企業,把握重卡行業轉型升級的長期投資機會。

沒有留言:

中廣核礦業:供需矛盾突出,鈾礦基本面如何展望

  核心摘要 鈾礦行業基本面未變,近期股價調整主因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而非供需惡化。 全球鈾礦供應剛性強:現有產能上限約6.8萬噸,2025年需求已達7–7.5萬噸,缺口持續擴大。 中長期(至2030年)鈾需求預計達8.5萬噸,遠超供應能力,供需矛盾長期化。 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