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星期四

中國人保&中國財險報告摘要

 

核心摘要

中國人保與中國財險於2025年10月14日舉行經營情況交流會,重點闡述了各險種經營狀況、政策影響及未來發展規劃。整體而言,公司各險種經營態勢良好,保費與盈利雙改善。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將於11月1日正式實施,預計將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改善費用率。新能源車險業務表現突出,市佔率34%居行業第一。壽險業務方面,銀保渠道持續強勁,新單期交佔比從7%提升至71%。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淡化規模考核,更關注價值與效益。分紅政策保持穩定,集團分紅比例不低於30%,財險不低於40%。健康險業務按照"6+1"發展模式推進,以健康管理為核心,與近100家三甲醫院深度合作。整體來看,公司經營質量持續改善,盈利前景向好。

各業務板塊表現

  • 車險業務:三季度車險增速約3-4%,費用率因報行合一2.0持續下降,雖賠付率因通脹略有提升,但整體經營同比改善。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佔總車險收入的19%,市佔率34%居行業第一,高於車險整體32%的市佔率。新能源車自主定價係數範圍已從1.35放寬至1.4,約20%保單使用1.4上限。
  • 非車險業務:非車險增速約8-10%(剔除農險價格指數保險影響),大災發生頻率低於去年,賠付率明顯下降,費用率略有下降,整體經營情況改善。農險1-9月負增長-3%多,剔除價格指數保險後實際正增長8%。
  • 壽險業務:銀保首年期保費快速發展,三季度增速快於上半年。銀保渠道在保費、新單期交和新業務價值上均超過個險渠道,與四大行新單期交佔比從7%提升至71%。壽險將由3年期產品向5年期轉型,個險向10年期及以上業務轉型。
  • 健康險業務:互聯網渠道保持兩位數增長,利潤主要來源於互聯網健康險,受自然災害和投資影響較小。與近100家三甲醫院深度合作,推動惠民保和百萬醫療產品創新藥進醫院。

財務數據概覽

  • 綜合成本率:全年目標設定為車險96%、非車險99%,上半年綜合成本率95.3%,好於預期。未決賠款準備金同比提升,車險未決比年初提升約兩個點。
  • 新能源車險:車均保費約4400元,市佔率34%居行業第一。
  • 負債成本:人保壽險存量負債成本持續下降,2024年整體負債成本下降74BP,當前約3.1%,達近6年最低水平。
  • 權益投資:當前OCI股票佔權益資產比例已超過30%,未來將持續提升,重點配置銀行、電信、通訊服務等高股息行業。
  • 分紅表現:2025年上半年分紅同比增長19%,全年預計較2024年保持穩定增長。

業務進展

  • 非車險報行合一: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分險種逐步推進,企財險全部重報,責任險大部分重報,預計費用率至少改善一個點以上。
  • 新能源車定價:9月起新能源車自主定價係數範圍從1.35放寬至1.4,未來可能每半年調整一次直至1.5。
  • 風險減量服務:實施完整風險減量管理流程,包括保前風勘、保中風險減量服務、臨災風險提示等,廣東省今年多個颱風損失未超10億,而同等級別颱風在其他省份損失可能翻倍。
  • 健康險轉型:按照"6+1"發展模式,以健康管理為核心,成立子公司與近100家三甲醫院深度合作。
  • 新公募基金:新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已獲批成立,投資策略以A股為主,關注長期投資價值、股息回報和成長潛力。

未來展望與指引

  • 非車險報行合一:實施後費用率至少改善一個點,對綜合成本率改善至少一個點,2026年影響將更顯著。
  • 車險發展:中長期車險保費增速預期與GDP保持同步水平,新能源車險將保持快速增長。
  • 農險發展:中長期農險將保持快速增長,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提高,農險保額將逐漸擴張,即提標和擴面。
  • 健康險規劃:未來將關注普惠性醫療險C類和D類目錄制定情況,持續推動創新藥進醫院。
  • 投資策略:未來幾年將持續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放寬高股息股票入市標準,由基金經理自行把握。

盈利預測

  • 非車險:報行合一實施後費用率至少改善一個點以上,綜合成本率將顯著改善。
  • 意健險:上半年綜合成本率較高,主要因大病簽單大年導致準備金計提不足,下半年將有所好轉。
  • 農險:剔除價格指數保險影響後,預計全年將轉為正增長,商業性農險在產品優化後將發力。
  • 整體盈利:全年綜合成本率目標維持不變,但實際結果可能好於預期,得益於大災較少、監管利好及內部舉措深化。

股息政策

  • 分紅穩定性:集團分紅比例不低於30%,財險不低於40%,確保DPS穩定增長。2025年上半年分紅同比增長19%,全年預計較2024年保持穩定增長。
  • 分紅考量:在新準則下,分紅需兼顧分紅比例、股息率、自身業務需求及市場慣例,目標是向股東提供持續穩定、可預期的回報。
  • 股息率提升:隨着權益投資中高股息股票配置增加,股息收入將逐步提升,增強新準則下投資業績穩定性。

投資邏輯總結與展望

  • 政策利好:非車險報行合一將規範市場秩序,改善費用率,提升頭部公司競爭力。新能源車定價係數放寬有利於改善盈利。
  • 業務結構優化:壽險銀保渠道優勢持續擴大,健康險向高質量轉型,互聯網健康險成為利潤主要來源。
  • 負債成本優勢:負債成本持續下降,2024年降74BP,當前約3.1%,新單成本約2.5%,邊際變化快於同行。
  • 投資策略轉型:權益類資產配置增加,重點布局高股息行業,增強投資收益穩定性。

估值

報告中未提供明確估值數據。從業務發展和財務表現看,公司通過報行合一政策實施、綜合成本率管控、權益投資策略調整等舉措,有望提升整體盈利水平和投資價值。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將規範市場競爭,有利於頭部公司提升市佔率和盈利水平,長期將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投資機會

  • 非車險報行合一:將改善費用率至少一個點以上,提升非車險綜合成本率,增強盈利能力。
  • 新能源車險:市場佔有率34%居行業第一,未來增速與新能源車整體增速密切相關,公司將堅持有效益發展。
  • 健康險轉型:互聯網健康險利潤貢獻穩定,不受自然災害和投資影響,與三甲醫院合作帶來業務增長機會。
  • 高股息股票投資:加大OCI股票配置,尤其是銀行、電信等高股息行業,符合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理念。

較當前市值有多少上漲空間

報告中未提供具體目標價及明確的市值上漲空間計算。從業務轉型和政策影響看,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後將改善公司盈利質量,預計2026年影響更顯著。壽險業務方面,銀保渠道優勢持續,負債成本持續下降。若上述因素逐步兌現,公司估值有望修復,但缺乏具體數據難以精確估算上漲空間。

問答環節

Q: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後,對公司明年全年非車險費用率的改善幅度大概有多少? A:非車險執行報行合一後,費用率至少改善一個點以上,對綜合成本率的改善至少一個點。中期業績會上提到的非車險綜合成本率目標是年初根據當時經營環境確定的,未考慮報行合一因素。

Q:新能源車自主定價係數範圍放開政策預計何時推出,有何最新消息? A:該政策已在9月份實施,第一輪從1.35放到1.4,未來可能每半年調整一次,直至調到1.5。目前已實施1.4和0.6-1.4的範圍,約20%保單用到1.4上限。

Q:下半年農險保費表現如何,公司預期中長期農險保費增速大概處於什麼水平? A:今年1-9月農險整體呈負增長,約-3%多,但剔除價格指數保險後實際正增長8%。中長期來看,農險會保持快速增長,國家對糧食安全重視程度提高,農險保額會逐漸擴張。

Q:隨著下半年意外險和商業健康險保費增速提升,全年意外健康險綜合成本率能否改善到100%以下? A:上半年意健險綜合成本率較高,主要因今年是大病簽單大年,下半年會有所好轉。商業健康險和意外險綜合成本率和盈利能力較好,尤其是個人業務和個人隨車業務。

Q:從三季度以來,公司股票的配置規模和配置比例是否繼續提升? A:未來幾年公司會持續增加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以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要求和滿足自身收益需求。當前OCI股票佔權益資產比例已超過30%,未來還會提升,重點配置銀行、電信、通訊服務等行業。

Q:公司全年分紅政策指引是怎樣的? A:集團分紅不低於30%,財險不低於40%,同時保證DPS穩定增加。若今年利潤實現較好,分紅會穩定增加。DPS持續增長是考量因素,今年利潤實現好無需刻意調整DPS,其增速會較快。

Q:三季度健康險的大概情況如何,其盈利能力的後續持續性怎樣? A:健康險整個三季度主渠道依然保持穩定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渠道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互聯網健康險業務相對穩定,只要業務來源、定價、醫療通脹等穩定,且不受大災影響,盈利能力將持續。

Q:在保險行業反內卷持續推動過程中,公司市佔率是否能預期有較穩定提升? A:在保險行業反內卷持續推動過程中,公司市佔率可能比較穩定,略有提升。公司更追求利潤份額的提升,而非保費份額,因為在現有市場環境和監管手段下,保費份額大幅提升較難。

沒有留言:

中廣核礦業:供需矛盾突出,鈾礦基本面如何展望

  核心摘要 鈾礦行業基本面未變,近期股價調整主因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而非供需惡化。 全球鈾礦供應剛性強:現有產能上限約6.8萬噸,2025年需求已達7–7.5萬噸,缺口持續擴大。 中長期(至2030年)鈾需求預計達8.5萬噸,遠超供應能力,供需矛盾長期化。 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