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星期二

紫金礦業20251020

一、核心摘要

  • 黃金業務亮點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礦產金達 65噸(+20% YoY),黃金業務毛利貢獻與銅業務基本持平(各佔約38.5%),黃金毛利率達 55.8%(金錠)至72.8%(金精礦)
  • 紫金黃金國際成功上市:於香港完成全球最大黃金企業IPO,融資 287億港幣,市值約 500億美元,產量佔集團總產量約一半(32噸)。
  • 銅產量穩健:2025年銅產量預計 110萬噸(原目標115萬噸),2028年目標 150–160萬噸
  • 碳酸鋰戰略加速:西藏拉果錯鹽湖滿負荷運轉,阿根廷3Q鹽湖已出產品,湖南與剛果金項目建設中,目標打造全球重要碳酸鋰基地。
  • 財務表現強勁:前三季度營收 2,656億元(+10% YoY),歸母淨利潤 379億元(+55% YoY),經營性現金流 521億元(+44% YoY),ROE 達 25.45%

二、各業務板塊表現

1. 黃金業務

  • 礦產金 65噸(+20% YoY),其中紫金黃金國際貢獻 32噸
  • 完成 加納阿基金礦薩克斯坦二級金礦 收購,並控股 藏格礦業
  • 國內挖潛:山西紫金2025Q3產量同比增1噸,全年預計增2噸;新疆薩瓦爾頓仍有增量潛力。

2. 銅業務

  • 2025年銅產量預計 110萬噸(與2024年持平),主因卡莫阿項目受礦權問題影響。
  • 2028年目標 150–160萬噸,增量來源包括:
    • 西藏吉隆銅礦(2026年起年增15–20萬噸)
    • 多寶山銅礦(地采轉型)
    • 塞爾維亞Timok下部礦帶(年增13–14萬噸)
    • 剛果金科魯維奇(月產1萬噸,持續擴產)

3. 碳酸鋰業務(戰略新板塊)

  • 西藏拉果錯鹽湖:已滿負荷運轉,成本約 3.5–4萬元/噸
  • 阿根廷3Q鹽湖:9月底產出初級產品,正進行二期擴建(產能由2萬噸擴至3–4萬噸)。
  • 湖南湘源鋰礦:配套碳酸鋰工廠預計2025年底投產,綜合成本約 5萬元/噸
  • 剛果金馬隆里項目:選廠建設中,目標打造全球低成本鋰資源基地。

三、財務數據概覽(2025年前三季度)

營業收入
2,656 億元
+10%
歸母淨利潤
379 億元
+55%
扣非歸母淨利潤
341 億元
+44%
經營性現金流
521 億元
+44%
資產總額
4,831 億元
歸母淨資產
1,693 億元
資產負債率
53%
↓2.18 個百分點
基本每股收益
1.43 元
加權平均 ROE
25.45%
↑5.23 個百分點
期末現金及等價物
615 億元

四、業務進展

  • 海外併購落地:阿基金礦完成交割,薩克斯坦金礦納入體系。
  • 技術改造推進:西藏吉隆銅礦選廠接近完工,2026年投產;多寶山由露采轉地采。
  • 鋰資源佈局成型:形成「鹽湖+硬岩」雙輪驅動,覆蓋中國、阿根廷、剛果金。
  • 成本結構優化:儘管單位成本因新項目折舊(如阿基金礦4億美元3年攤銷)有所上升,但高毛利維持整體盈利韌性。

五、未來展望與指引

產量目標(2028年)

  • 黃金:100–110 噸(有望提前達成)
  • :150–160 萬噸
  • 碳酸鋰:建成全球重要生產基地,產能持續擴張

市場判斷

  • 黃金:處歷史高位(2025年漲61%),央行購金、ETF增持、穩定幣需求支撐長期牛市;全球金融資產配置比例仍低(達里奧:若配15%,市值可達50萬億美元)。
  • :供應端受安全、社區、礦權等制約,新增項目資本開支攀升,預計銅價將突破 12,000美元/噸 以平衡供需。
  • :短期價格承壓,但通過成本控制(副產品回收、物流優化)維持效益。

六、盈利預測

文件未提供具體盈利預測模型或2026–2027年EPS指引,但基於產量增長路徑與高毛利結構,可合理預期:

  • 黃金與銅毛利貢獻持續雙引擎
  • 鋰業務2026年起貢獻增量利潤
  • ROE有望維持25%以上高位

七、股息政策

未明確披露股息政策或派息比率。但基於:

  • 強勁自由現金流(521億元)
  • 低資產負債率(53%且持續下降)
  • 高ROE(25.45%)
    可推測公司具備 穩健派息能力,未來或隨盈利增長提升股息。

八、投資邏輯總結與展望

核心邏輯

  1. 資源稀缺性:全球優質銅、金礦日益稀缺,紫金具備低成本擴產能力。
  2. 雙金屬驅動:黃金(避險+貨幣屬性)與銅(AI+電網+電動車需求)形成周期互補。
  3. 戰略卡位鋰資源:提前佈局新能源上游,打造第三增長曲線。
  4. 全球化運營能力:成功整合海外資產(加納、塞爾維亞、剛果金等),風險分散。

風險提示

  • 地緣政治(非洲、南美項目)
  • 金屬價格波動
  • 新項目達產不及預期
  • 社區與環保合規成本上升

九、估值

文件未提供估值模型、目標價或P/E、P/B等估值倍數
但可參考:

  • 高ROE(25.45%)低負債 支撐估值溢價
  • 參考同業(如Freeport、Newmont),若以2026年預期淨利潤450–500億元估算,合理市值區間或達 4,000–5,000億元人民幣(對應A股約15–18元/股)。

十、投資機會

  1. 黃金板塊核心資產:受益於全球「去美元化」與央行購金潮。
  2. 銅供應缺口受益者:AI、電網、電動車推動銅需求結構性增長。
  3. 鋰資源價值重估:待碳酸鋰價格企穩,低成本項目將釋放利潤彈性。
  4. 海外資產整合紅利:阿基、Timok等項目進入產量爬坡期。

十一、較當前市值有多少上漲空間

文件未披露當前股價或市值,亦無目標價,故無法計算具體上漲空間。
但基於:

  • 2025年歸母淨利潤預計 超500億元
  • 合理P/E區間 8–10x(資源股歷史均值)
  • 對應市值 4,000–5,000億元
    若當前市值低於此區間,則具備 20–40%上行潛力

十二、問答環節(Q&A 要點)

Q:黃金價格能否持續高位?
A:2025年漲61%創60年來第四高,主因央行購金、ETF增持、穩定幣需求。只要美聯儲降息週期未結束,調整空間有限;長期看全球配置比例仍低,上行空間大。

Q:銅供應為何緊張?
A:自由港、第一量子等大型礦山受不可抗力影響;新增項目資本開支飆升(如泰克、英美資源),反映優質銅礦稀缺性提升。

Q:碳酸鋰成本多少?
A:西藏拉果錯 3.5–4萬元/噸,湖南項目 約5萬元/噸,具備行業競爭力。

Q:三季度非經常性收益來源?
A:約20.7億元,其中14.9億元來自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如香港子公司持股市值上升),其餘為澳洲資產處置收益。

Q:國內金礦還有挖潛空間嗎?
A:山西、陝西仍有增量,山西紫金2025年預計增產2噸;新疆薩瓦爾頓尚未完全釋放產能。

沒有留言:

中廣核礦業:供需矛盾突出,鈾礦基本面如何展望

  核心摘要 鈾礦行業基本面未變,近期股價調整主因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而非供需惡化。 全球鈾礦供應剛性強:現有產能上限約6.8萬噸,2025年需求已達7–7.5萬噸,缺口持續擴大。 中長期(至2030年)鈾需求預計達8.5萬噸,遠超供應能力,供需矛盾長期化。 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