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天工國際2025年上半年各業務板塊表現分化,工模具鋼業務因價格上漲帶動盈利反彈,鈦合金業務短期受蘋果產品策略影響下滑但長期訂單增長可期,刀具業務受關稅影響但泰國擴張將助力下半年發展。公司多項新產品研發取得進展,高氮鋼、核聚變材料及鈦合金粉末等新業務打開未來成長空間。整體而言,主業已見底復甦,下半年業績增速有望更高,價格上漲與需求回升形成雙輪驅動。
各業務板塊表現
工模具鋼業務
- 價格上漲推動銷價上升,盈利空間企穩反彈,毛利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 產品結構調整中壓鑄模具量增對毛利率提升貢獻較大
- 粉末鋼高速鋼銷量基本持平,貢獻有限
- 行業周期看,需求復甦和價格調整有望持續穩定
鈦合金業務
- 上半年業績下滑,因iPhone 17僅Pro款使用鈦合金
- 預計下一代產品用鈦合金機型增多,訂單量將從2024年約1,500噸增至2,000噸左右
- 板材價格約為絲材四倍,但目前改版用板材未最終確定
刀具業務
- 整體相對平穩,出口美國刀具業務占比較多
- 4月受美國關稅影響部分訂單推遲,導致上半年出口刀具同比減少
- 隨著關稅政策落地穩定和泰國工廠擴張,下半年有望迎來較好發展
財務數據概覽
- 主業上半年毛利率回暖,主要受益於材料價格傳導
- 鈦合金絲材毛利率約40%以上
- 3D打印粉毛利率約10-十幾個百分點,細粉價格是3D打印粉兩倍多
- 目前公司未對外提供具體業績指引,因新產品較多,難以預計貢獻水平
業務進展
高氮鋼研發
- 去年下半年開始開發,今年送樣江蘇潤福用於軍工艦載機起落架新滾珠絲桿
- 全球高氮鋼年消耗量約10萬噸,中國部分靠進口,國產幾乎沒有
- 工藝可做到4000PPM氮含量,國外最好做到12000PPM
- 已在潤福動力等工業絲桿測試,與蘇州公司溝通後將提供部分放料測試
核聚變用材料
- 基於粉末冶金技術開發高硼鋼和低活化鋼
- 每三四年需更換一次,用量大且為消耗品
- best階段高硼鋼需400噸/堆、低活化鋼需4000噸/堆
- CFETR階段高硼鋼用量達1000噸/堆、低活化鋼達7000噸/堆
- 研發方案已就緒,預計明年招標
鈦合金粉末合作
- 8月底與國內一家鈦合金粉末公司合作,收購其資產成立合資公司
- 滿足消費電子等領域對鈦合金粉末需求增加和增材製造趨勢
- 打造粉末材料供應和下游服務體系
未來展望與指引
- 主業已見底復甦,下半年業績增速有望更高
- 未來2-3年確定性較強的增長點:
- 鈦合金材料用量增加,從18代到19代至少翻倍
- 核聚變用材料,若測試成功供應穩定,國內僅天工可供應
- 高氮鋼在工業級應用有較大擴張空間,但受限於目前5,000噸粉末冶金產能
盈利預測
- 目前公司未對外面給出具體業績指引
- 因新產品較多,難以預計新產品帶來的收入和利潤貢獻水平
- 後續需關注各業務板塊實際發展情況
股息政策
- 文檔中未提及具體股息政策
投資邏輯總結與展望
- 三大業務板塊各有增長潛力:鈦合金、核聚變材料和高氮鋼
- 在核聚變材料領域具有國內獨占優勢
- 鈦合金業務隨蘋果機型增加而訂單提升
- 高氮鋼在軍工和工業應用領域潛力巨大
- 3D打印趨勢下,鈦合金粉末業務可能帶來額外利潤空間
估值
- 文檔未提供具體估值數據
- 鈦合金在客戶處售價不到21萬/噸
- 板材價格約為絲材四倍,若實現量產預計毛利率會較高
投資機會
- 鈦合金業務:隨蘋果使用鈦合金機型增加,訂單量從1,500噸增至2,000噸,未來可能進一步增長
- 核聚變材料:低活化鋼和高硼鋼研發完成,預計明年招標,國內目前無其他企業能生產
- 高氮鋼應用:軍工領域已開始測試,工業絲桿和機器人減速器領域潛力大
- 3D打印粉末:細粉價格是3D打印粉兩倍多,有效利用粗粉和細粉可提高整體毛利率
較當前市值有多少上漲空間
- 文檔中未明確提及市值上漲空間預估
- 業務多點開花,尤其鈦合金、核聚變材料和高氮鋼三大業務板塊有望帶來業績顯著提升
- 若鈦合金板材替代成功,毛利率提升將帶來較大盈利彈性
問答環節
Q1:主業上半年毛利率回暖因素分析及持續性? A1:主要受益於材料價格傳導,無法精確量化價格傳導和產品結構優化的影響比例。壓鑄模具量增加對毛利率提升貢獻較大。物價持續上漲且行業需求已到週期反轉點,類似2015年下半年後,預計反彈將持續穩定。
Q2:鈦材業務訂單及板材潛力? A2:明年客戶將有兩款機型使用鈦合金,其中一款為全新機型,用量更大。預計下一代訂單量約2,000噸,高於2024年的1,500噸。板材價格約為絲材四倍,但目前未批量生產,毛利率情況未知。
Q3:高氮鋼市場容量及中國用量? A3:全球高氮鋼年消耗量約10萬噸,中國用量情況不明,國產幾乎沒有,部分靠進口。下游應用包括海洋工程、高端軸承等,但缺乏各行業精確用量數據。
Q4:機器人減速器絲桿進展? A4:已向樂福榮耀達、南京工藝等企業推薦高氮鋼材料性能,近期可提供產品進行測試。
Q5:核聚變材料進度? A5:已做好低活化鋼研發方案,但尚未制樣送樣,預計明年招標。目前國內暫無企業能生產此類材料。
Q6:3D打印對鈦合金需求影響? A6:傳統加工成材率約1/3,3D打印粉收得率最高60%,雖有粉體回收利用仍有損耗。從材料端看,3D打印對鈦合金實際需求與傳統加工方式相差不大。
Q7:3D打印粉末毛利率情況? A7:3D打印線材毛利率約40%多,行業內3D打印粉毛利率約10-十幾個點。細粉價格約為3D打印粉兩倍多,若粗粉和細粉都能有效利用,整體毛利率將提升。
Q8:高氮鋼替代軸承鋼情況? A8:高氮鋼在工業場景中可替代軸承鋼,能使產品長時間保持穩定精度。材料成本比軸承鋼貴,但性能和使用壽命更強。在需潤滑場景更適用,密度和重量與軸承鋼相近。
Q9:未來2-3年主要增長點? A9:主要增長點包括:鈦合金用量從17代逐步增加,18代約2,000噸,19代至少翻倍;核聚變材料國內獨家供應潛力;高氮鋼工業級應用擴張。目前暫無收入目標。鈦合金在客戶處售價不到21萬/噸。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