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星期一

中美博弈再升温 + 四中全会前瞻

 

📌 一、核心主题:中美博弈再升温 + 四中全会前瞻 = 政策托底窗口期

关键判断: 中美关系“竞争底色未变”,但短期博弈可控;国内政策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托底”,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供明确方向。


🧭 二、中美博弈动态与谈判前景分析(Laura Wang)

✅ 当前态势

  • 稀土管制是战术反制:非为“换芯片”,而是争取科技自主缓冲期(尤其光刻机良率爬坡阶段)。
  • 美方持续加码:9月后实体清单、船舶限制、301调查等打破前期默契 → 中方以稀土出口管制回应。
  • 谈判窗口存在:APEC首尔峰会(11月)是关键节点,配合11.1关税威胁、11.28 BIS TGL调整、12.1稀土许可生效,形成“升级—谈判—降温”节奏。

🔍 谈判路径推演

  • 短期路径:先升级(制造压力)→ 再谈判(交换筹码)→ 最终降温(避免全面脱钩)。
  • 分歧焦点:非关税壁垒、科技管制、AI算力链控制权。
  • 尾部风险:若11月APEC前无实质性让步,市场可能重估中国风险溢价,压制估值修复。

💡 投资启示:

“不赌对抗,但防尾部” —— 市场调整多在1-2周内完成(历史PE下调约1倍),当前港股/A股已部分消化,中概股反应更剧烈。若调整超10%,可视为抄底机会。


📉 三、国内经济现状与政策预期(蔡志鹏博士)

📊 经济基本面:通缩循环未破

  • 财政脉冲消退:去年Q4至今年Q1靠2万亿债务置换支撑,上半年已用掉90%。
  • 消费疲软:“以旧换新”乘数效应弱;国庆数据“虚胖”(统计口径宽泛+本地餐饮计入)。
  • 投资拖累:制造业投资增速从高单位数→低单位数;反内卷政策抑制需求。
  • 外需尚可:9月出口强因基数低,四季度下滑主因基数抬升,非贸易战冲击。

🛠️ 政策工具箱:精准托底,非大水漫灌

  • 准财政发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补充基建资本金。
  • 地方债处置:提前动用2026年额度 + 银行贷款清偿政府欠款(5-10万亿三角债)。
  • 房地产救助:限购基本放开,但库存堰塞湖仍需中央直接支持(如REITs、专项债、保交楼资金池)。
  • 消费刺激:以旧换新大概率延续;服务业消费待观察。

📅 十五五规划时间轴

10.20-23
四中全会
发布公报,定调未来5年方向
10.26-27
十五五规划建议(2万字)
科技/产业/内需/基建具体路径
12月中上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6年GDP目标(预计5%)、CPI、财政赤字等
2026年3月
十五五规划全文(5-6万字)
量化目标落地

长期判断:2026年仍在“走出通缩探索期”,2027年随地产企稳或现明显改善。


📈 四、市场调整规律与操作策略(Robin & Laura)

📉 历史调整模式

  • 每次中美紧张 → 市场PE下调1倍,调整周期1-2周
  • 4月调整仅1周,幅度13-14% → 当前调整幅度温和(恒指-2.5%,沪深300-1%,中概-6%),反映市场已有预期管理。

🎯 不同情境下的操作建议

调整 >10%
抄底时机(尤其A股)
调整 2-3%
维持原策略,不追跌
11月APEC前无进展
转向A股(波动小、国家队托底、汇率敏感度低)
长期配置方向
国内需求、反内卷、国产替代(半导体、AI、高端制造)

重点转向A股逻辑

  • 基本盘更稳定(机构+散户集中)
  • 国家队托底机制明确
  • 对汇率波动免疫性强

🏢 五、房地产市场展望(Steven)

📉 三季度转弱特征

  • 新房销售:8月同比降幅扩大;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加速下跌。
  • 库存压力:二手房挂牌量稳,但成交量降 → 库存上升 → 拖累房价。
  • 土地投资:前9月同比跌幅从-5%扩至-13%。

📅 四季度及明年预测

  • 四季度压力更大:高基数+政策缺位 → 新房销量同比-20~-30%,二手房转负增长(-30%)。
  • 土地负反馈:影响明年新开工和投资。
  • 政策触发点:若房价加速下滑或拖累消费 → 监管层可能在明年3月两会前后出台新刺激(如购房补贴、降低首付、放松限购)。

关键变量:能否扭转民众“收入预期+房价预期”的悲观情绪。


🛍️ 六、消费板块分析(刘超 & Lilian)

🎯 国庆消费:底部盘整

  • 客流未转化为消费提振 → 大众消费偏弱。
  • 新兴品类韧性好:出行、小众消费、高奢需求止跌回稳(8月起跌幅收窄)。
  • 价格压力显著:外卖补贴、体育用品打折加深 → 反映需求疲软。

📊 消费股表现

  • 连续三年跑输市场:年初至今+8% vs MSCI中国+35%。
  • 资金面:南下资金增持至23%-24%,外资仍低配。
  • 盈利下修收窄:企业控成本有效,但需求未恢复 → 未进入上调周期。
  • 估值:16-17倍 → 接近2012-2014年调整水平,下行空间有限。

🎯 投资策略:自下而上,聚焦两类机会

  1. 新消费龙头:被卖压重但成长可持续(IP类、市占率提升型)。
  2. 传统消费双主线
    • 出口链:服装鞋帽龙头(关税冲击已充分定价,利润率有弹性)。
    • 内需股:乳制品、体育用品、餐饮(业绩触底+受益内需刺激政策)。

当前不建议整体布局消费板块,但可精选个股逢低布局。


✅ 总结:三大核心结论 + 行动指南

🔑 三大核心结论

  1. 中美博弈是“可控升级+谈判降温”节奏,非全面对抗 → 关注APEC峰会。
  2. 国内政策进入“精准托底期”,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关键风向标 → 重点关注地方债、房地产、消费刺激。
  3. 市场调整已部分消化风险,A股优于港股/中概股 → 若深度回调(>10%),可积极布局。

🚀 行动指南

宏观/策略
关注11月APEC谈判进展,若无突破则转向A股;关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标设定
房地产
短期回避,等待四季度数据恶化后政策信号;关注REITs、保交楼相关标的
消费
自下而上选股,优先布局出口链龙头 + 内需触底品种(乳品、体育、餐饮)
科技/国产替代
长期主线,尤其AI算力链、半导体设备、稀土产业链

📎 附录:关键时间节点日历(2024Q4-Q1 2025)

10.20-23
四中全会
政策方向、十五五基调
10.26-27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科技、产业、消费、基建细节
11.1
美方可能加征100%关税
中美博弈升级风险
11.28
BIS对TGL调整窗口
科技管制松紧信号
12.1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生效
谈判筹码兑现
12月中上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6年GDP/CPI/财政目标
2025年3月
十五五规划全文发布
量化目标落地,政策执行启动

沒有留言:

中廣核礦業:供需矛盾突出,鈾礦基本面如何展望

  核心摘要 鈾礦行業基本面未變,近期股價調整主因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而非供需惡化。 全球鈾礦供應剛性強:現有產能上限約6.8萬噸,2025年需求已達7–7.5萬噸,缺口持續擴大。 中長期(至2030年)鈾需求預計達8.5萬噸,遠超供應能力,供需矛盾長期化。 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