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

全球電池供應鏈 貿易摩擦升級

 新動態:

中國對電池、原材料及設備實施出口管制後,特朗普宣布自11月1日起(或更早)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100%關稅。


影響分析:


電動汽車及儲能電池的疊加關稅或將分別升至173%和140%;

正極與負極等關鍵進口材料的關稅將分別上調至158%和260%。

綜合來看,此舉對韓國電池供應鏈構成利好。據我們近期發布的《亞太聚焦:美國政策深度報告》分析,若中國電池儲能系統(BESS)進口關稅超過100%,美國本土生產的運營利潤率達50%。

此動態將利好LGES(買入評級):其位於密歇根州的16吉瓦時儲能系統產能已於今年5月投產,計劃2027年前將產能擴至50吉瓦時,預計2028年在美國儲能市場占有率將接近50%。當前100吉瓦時的訂單儲備為其擴張提供支撐。

關稅政策亦可能推動韓國正極材料制造商進軍磷酸鐵鋰(LFP)正極生產領域——韓國正極出口僅面臨15%關稅,而中國正極材料關稅高達158%,存在顯著套利空間。

需注意:此前中國儲能系統進口關稅曾在3月一度高達155%,最終降至41%。

沒有留言:

中廣核礦業:供需矛盾突出,鈾礦基本面如何展望

  核心摘要 鈾礦行業基本面未變,近期股價調整主因市場情緒與短期波動,而非供需惡化。 全球鈾礦供應剛性強:現有產能上限約6.8萬噸,2025年需求已達7–7.5萬噸,缺口持續擴大。 中長期(至2030年)鈾需求預計達8.5萬噸,遠超供應能力,供需矛盾長期化。 中廣核礦業在哈薩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