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中國人保近期發布了2025年10月14日的經營情況交流報告,重點闡述了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影響、綜合成本率管控、新能源車險發展等關鍵內容。報告指出,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將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改善非車險反內卷情況,有利於頭部公司提升盈利水平。公司上半年綜合成本率95.3%,優於預期目標(車險96%、非車險99%)。新能源車險表現突出,市場份額34%居行業第一。壽險業務方面,預定利率切換後銀保渠道銷售良好,8月當月銀保期交增長約70%。公司維持持續分紅政策,2025年上半年分紅同比增長19%。整體而言,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淡化規模考核,更關注價值與效益,設定非車險保底增速約5%,以質態為核心訴求。
各業務板塊表現
- 車險業務: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佔總車險收入的19%,較前期提升4.8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為34%,居行業第一,高於車險整體32%的市場份額。將新能源車險作為戰略險種,堅持有效益發展。
- 非車險業務:實施報行合一政策後,將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改善反內卷情況。借費出單落實後,將改善財產險公司現金流、緩解應收保費壓力,降低理賠糾紛。
- 農險業務:上半年農險保費同比小幅下降,降幅不到4%,主要受價格險政策調整、地方財政壓力及主動優化商業性農險結構影響。預計下半年增速將回升。
- 壽險業務:預定利率切換後,個險渠道觸底回升,銀保渠道銷售保持良好,8月當月銀保期交增長約70%。銀保渠道已超個險渠道,在新單期交和新業務價值上均佔優勢。
財務數據概覽
- 綜合成本率:上半年綜合成本率95.3%,車險和非車險均優於預期,受益於自然災害少、嚴監管及內部體制機制改革。
- 新能源車險: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佔車險總收入的19%,市場份額34%,居行業第一。
- 負債成本:2024年降74BP,當前整體約3.1%,達近6年最低水平;新單業務成本約2.5%。
- 權益投資:當前OCI股票佔權益資產比例已超過30%,未來將持續提升。
- 分紅表現:2025年上半年分紅同比增長19%,全年預計較2024年保持穩定增長。
業務進展
- 報行合一政策:202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將從四方面規範非車險發展:合理降低保費規模考核;嚴格執行報行合一;參考車險實施借費出單;推動非車險標準化建設。
- 反欺詐與降理賠舉措:車險方面加強理賠關鍵環節管控、訴訟資源與定價管控;非車險方面狠抓第一現場真實性,推進醫療費、物損反欺詐打假減損。
- 人保分系統:已主動分享給中小保險公司使用,帶動其建立正確風險邏輯,促進市場理性競爭,形成正向循環。
- 權益投資調整:自2024年起逐步降低基金配置、提升股票佔比,加大OCI股票配置,提升主動投資能力。
- 壽險產品結構:全力轉向分紅險銷售,上半年分紅險新單規模約二三十億元,占新單保費比例不到10%,提升空間大。
未來展望與指引
- 非車險報行合一:2025年影響有限,2026年影響更顯著,長期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提升保費充足度、降低費用率,推動非車險綜合成本率降低。
- 綜合成本率:全年目標車險96%、非車險99%,但仍有下降空間,支撐因素包括監管利好持續、內部舉措深化、三季度自然災害少於去年。
- 農險業務:價格險影響減弱,政策性農險國家補貼陸續到位,商業性農險在產品優化後將發力,預計增速將回升。
- 權益投資策略:繼續提升OCI股票佔比,增加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契合的股票投資規模,增強新準則下投資業績穩定性。
- 壽險業務:11月將開始規劃明年開門紅,發展思路以價值為導向,兼顧規模;持續推進分紅險銷售,優化產品結構。
盈利預測
- 非車險綜合成本率: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後將提升保費充足度、降低費用率,從而降低非車險綜合成本率,提升盈利水平。
- 整體綜合成本率:上半年表現優於預期,下半年仍有下降空間,全年可能低於設定目標。
- 農險業務:下半年增速有望回升,價格險影響減弱,政策性農險補貼到位,商業性農險產品優化後將發力。
- 新能源車險:增速與新能源車整體增速密切相關,公司將堅持有效益發展,目標是保費增速優於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且盈利表現更優。
股息政策
- 分紅持續性:公司分紅政策具持續性,舊準則下分紅比例不下降,2025年上半年分紅同比增長19%,全年預計較2024年保持穩定增長。
- 新準則適應:新準則下,分紅需兼顧分紅比例、股息率、自身業務需求、市場慣例及市場情況,目標是向股東提供持續穩定、可預計的回報。
- 長期導向:公司將與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提升公司投資價值,保持分紅政策的一貫性與持續性。
投資邏輯總結與展望
- 財險業務:報行合一政策將改善行業競爭環境,規範市場秩序,有利於頭部公司發揮品牌、規模、專業和人才優勢,提升理賠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
- 壽險業務:銀保渠道優勢明顯且持續,與四大行合作深化,新單期交占比從7%提升至71%;預定利率切換後分紅險銷售空間大,是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 負債成本優勢:公司負債成本呈下降趨勢,當前約3.1%,新單成本約2.5%,邊際變化快於同行,是重要發展機會。
- 價值投資:提升OCI股票配置,符合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理念,有助於增強新準則下投資業績穩定性。
估值
報告中未提供具體估值數據。從業務發展和財務表現看,公司通過報行合一政策實施、綜合成本率管控、權益投資策略調整等舉措,有望提升整體盈利水平和投資價值。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將規範市場競爭,有利於頭部公司提升市佔率和盈利水平,長期將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投資機會
- 財險板塊: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利好頭部公司,預計將提升保費充足度、降低費用率,推動非車險綜合成本率降低,提升盈利水平。
- 新能源車險:市場份額34%居行業第一,未來增速與新能源車整體增速密切相關,公司將堅持有效益發展,是重要增長點。
- 壽險板塊:銀保渠道優勢持續,與四大行合作深化,分紅險銷售提升空間大;負債成本持續下降,達近6年最低水平。
- 權益投資:提升OCI股票配置,尤其是高分紅、高股息股票,符合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理念,有助於增強新準則下投資業績穩定性。
較當前市值有多少上漲空間
報告中未提供具體目標價及明確的市值上漲空間計算。從業務轉型和政策影響看,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後將改善公司盈利質量,預計2026年影響更顯著,將提升保費充足度、降低費用率,從而降低非車險綜合成本率。壽險業務方面,分紅險銷售提升空間大,銀保渠道優勢持續,負債成本持續下降。若上述因素逐步兌現,公司估值有望修復,但缺乏具體數據難以精確估算上漲空間。
問答環節
Q:如何解讀新落地的非車險報行合一政策,以及該政策對人保整體及非車險COR的影響? A:新政策針對非車險領域長期存在的續費高、保單費率低、責任泛化等問題,從四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降低保費規模考核、嚴格執行報行合一、參考車險實施借費出單、推動標準化建設。政策實施將推動財險行業高質量發展,規範市場競爭秩序,改善反內卷;借費出單落實後改善財產險公司現金流和財務穩定性;利好頭部公司發揮優勢。對人保而言,將提升保費充足度、降低費用率,從而降低非車險綜合成本率,提升盈利水平。因政策11月1日起實施,今年影響有限,明年影響更顯著。
Q:非車險報行合一今年10月後正式實施,今年對非車險保費影響有限,明年是否會有明顯變化? A:報行合一實施後費用率下降,保費短期可能下滑,但非車險需求存在,隨著行業進一步規範,長期將促進行業良好發展。公司近年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單純追求規模,更關注價值與效益,設定保底增速約5%,希望實際增速更快,並在此基礎上調整業務結構,聚焦有效益發展。
Q:今年綜合成本率的整體預期如何? A:全年目標為車險綜合成本率96%、非車險99%。上半年綜合成本率95.3%,車險與非車險均好於預期。下半年監管利好持續,內部舉措深化,三季度自然災害情況好於去年,綜合成本率仍有下降空間。
Q:反欺詐降理賠舉措當前進展如何,對賠付改善的具體效果如何? A:上半年反欺詐降理賠舉措成效顯著。車險領域通過加強理賠關鍵環節過程管控、訴訟資源與定價管控,完善反滲透規則建設,賠付率優於行業及主要競爭對手;商業團險領域重點強化第一現場真實性核查;個非險領域推進醫療費、物損反欺詐打假減損;農險領域優化協賠管理系統。
Q:公司新能源車險整體未來增速預期、市佔率目標及與傳統車險市場格局的變化情況如何? A:上半年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佔車險總收入的19%,較此前提升4.8個百分點,市場份額34%居行業第一。未來新能源車險增速與新能源車整體增速密切相關,公司將堅持有效益發展,目標保費增速優於市場主要競爭對手且盈利表現更優。新能源車企自辦保險目前對傳統險企影響有限,因其保費規模高度依賴新車銷量,靈活性弱於專業保險公司。
Q:上半年農險業務原保費收入同比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自去年上半年起,價格險政策調整導致統計口徑變化;二是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對招標進度產生影響;三是公司主動優化商業性農險結構,剔除不符合保險原理的產品。下半年價格險影響減弱,政策性農險國家補貼陸續到位,商業性農險在產品優化後將發力,預計增速將回升。
Q:財險業務中前期牽頭提出的人保分,目前同行業合作應用情況如何? A:人保分是公司核心定價系統,為推進行業理性競爭,公司主動向中小公司開放該系統,幫助其建立風險評估邏輯,促進市場理性競爭。中小公司使用數據反饋至公司,進一步提升自身定價精準度,形成正向循環。目前尚未有量化結果,但該循環對公司及行業均有積極作用。
Q:權益投資中,自去年起逐步降低基金配置、提升股票佔比的趨勢是否為系統性戰略調整? A:公司堅定落實中長期資金運用要求,發揮保險資金耐心資本優勢,以提升權益資產倉位為目標。在此背景下,公司一方面加大OCI股票配置佔比,另一方面提升主動投資能力。此前基金配置佔比較高,基於上述目標,將適度降低基金配置比例。
Q:預定利率切換後人保壽險的銷售情況如何?如何看待明年開門紅的情況? A:預定利率切換後,個險渠道銷售觸底回升,銀保渠道銷售保持良好,8月當月銀保渠道期交增長約70%。關於明年開門紅,目前尚未啟動,通常於11月開始推進,整體發展思路以價值為導向,兼顧規模。
Q:在價值率後續提升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或規劃? A:價值率提升主要通過兩方面舉措推進:一是優化產品結構,推進低於預定利率產品迭代升級,完善保障型產品體系,豐富分紅險、萬能險產品;二是堅持降本增效,壓降高資金成本業務規模,合理調整分紅水平及萬能險結算利率。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公司重點推動分紅險銷售。
Q:人保壽險存量負債成本的水平如何? A:人保壽險存量負債成本持續下降,但降幅較去年放緩。2024年整體負債成本下降74BP,當前約為3.1%,已达近6年最低水平。新單業務成本更低,中期業績發布會披露下降51BP,當前新業務成本約2.5%。由於老業務佔比低,新業務拉動效應顯著,負債成本邊際變化快於同行。
Q:在行業普遍重視銀保渠道的背景下,公司如何持續發力並保持銀保渠道優勢? A:自今年上半年起,銀保渠道在保費、新業務首年保費、新業務價值上均超過個險渠道。銀保渠道增長的核心驅動包括:居民對銀行有天然信任感,疊加10年期國債下行趨勢下居民理財需求增長,銀行有動力通過銀保業務彌補客戶保障需求。公司與四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均有合作,上半年在工農中建四大行新單期交佔比提升至45%,4-6月當月佔比從7%提升至71%,並持續加強與主要銀行的合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