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星期三

加科思-B(1167) 成功上市自主研發的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同時還在KRAS領域縱深布局

加科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創新腫瘤療法的臨床階段制藥公司。2015年成立,2020年上市, 公司研發重點圍繞KRAS腫瘤信號通路展開.

KRAS是一種關鍵的細胞信號傳導蛋白,屬於RAS蛋白家族,這個家族包括KRAS,HRAS和NRAS三個主要成員。RAS蛋白主要是控制細胞的生長,分裂和生存。它的正常功能是通過在開和關,兩種狀態之間切換來傳遞信息的。那當RAS蛋白發生突變時,就會持續保持於一個“開”的狀態了,就會導致細胞不斷的分裂生長,最終就有可能形成癌症.

KRAS基因突變是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之一,尤其是在肺癌、結腸癌和胰腺癌症中是頻繁出現的。其中KRA中的G12C,G12V和G12D是最常見突變類型,分別是35%、18%和13%。

KRAS是RAS家族最常見的亞型,細胞內的KRAS蛋白在活躍(KRAS-GTP)和不活躍(KRAS-GDP)狀態之間不停轉換,能夠將細胞外傳導進來的信號進一步在細胞內傳遞,從而參與調節細胞的生長、分化和存活。一旦發生突變,這種平衡將會被打破,導致腫瘤發生。KRAS基因突變發生率很高,近90%的胰腺癌、30-40%結腸癌、15-20%的肺癌患者體內均出現KRAS基因突變。

不過針對KRAS的藥物研發十分艱難。KRAS蛋白體積小,表面平滑,缺乏適合小分子藥物結合的"口袋",因此KRAS基因一度被稱為"不可成藥靶點"。

直到2021年,安進的Sotorasib(Lumakras)獲FDA加速批准上市,用於2線及以上治療具有KRAS G12C突變的NSCLC,KRAS不可成藥的固有印像才被打破。

Sotorasib是一款KRAS G12C抑制劑,G12C突變是KRAS基因中相對較為容易攻克的突變,後面的諸多研究也是針對KRAS G12C突變研發。

Sotorasib之後,Mirati(已被BMS收購)的KRAS G12C抑制劑Adagrasib,於2022年獲得FDA加速批准,適應症與Sotorasib相同。令人遺憾的是,兩款產品由於療效原因,商業化表現並不盡如人意。這也給後來者留下了彎道超車的空間。

加科思的研發方向是開發能夠修復KRAS“壞開關”的抑制劑。這些藥物可以像遙控器一樣調節異常的信號傳導。公司目前的研發重點是泛KRAS抑制劑和Sting IADC覆蓋70%-80%的癌症類型,不用點對點的找開關了,一把鑰匙就搞定了,而不影響HRAS和NRAS的正常功能,也就是不影響別的信號燈的正常工作,大大減少了之前因為化療而產生的副作用

加科思不僅成功上市了一款自主研發的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同時還在KRAS領域縱深布局,開發下一代KRAS抑制劑,並探索與Glecirasib聯用的方案。

加科思自主研發的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戈來雷塞),已獲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上市,用於至少接受過一種系統性治療的KRAS G12C 突變型的晚期NSCLC。

在Glecirasib的研發上,加科思采取誘導變構方法,使Glecirasib的結合位點更穩定,並且封閉了代謝位點,使其藥代動力學特征更優,暴露量更高。

II期數據顯示,其ORR為49.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8.2個月,中位總生存期(mOS)17.5個月,在數值上優於Sotorasib(ORR:37.1%,mPFS:6.8個月)和Adagrasib(ORR:42.9%,mPFS:6.5個月)。

在ORR和mPFS兩個關鍵指標上,Glecirasib均更有優勢,顯示出BIC(同類最佳)潛力。

在療效上取得優勢後,加科思並不滿足於此,陸續開展了Glecirasib的聯用研究。

目前,在已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劑中,針對NSCLC,單藥治療的ORR普遍在40%左右,療效還有提升空間;而且所有已獲批KRAS G12C抑制劑都用於二線治療,除此之外,在探索用於一線治療的過程中,企業大多采取KRAS G12C抑制劑與PD-1單抗聯用。對此,加科思采用差異化策略,使用其SHP2抑制劑JAB-3312聯合Glecirasib,探索在一線治療NSCLC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JAB-3312是加科思的一款SHP2抑制劑,SHP2是首個被報道的具有致癌作用的非受體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其調控下游信號通路Ras-Raf-MEK-ERK,還是PD-1等免疫檢查點的下游效應因子,參與了腫瘤免疫逃逸。因此,SHP2成為了腫瘤治療的潛在靶點。

遺憾的是,SHP2也是一個難成藥靶點,目前尚未有藥物獲批上市。針對這一靶點,加科思布局領先。同時,加科思還在去年5月啟動了JAB-3312+Glecirasib對比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卡鉑一線治療KRAS G12C突變的晚期非鱗狀NSCLC的III期臨床研究。

之前在針對KRAS G12C突變實體瘤患者的I/IIa期研究中,JAB-3312+Glecirasib組合一線治療的ORR為65.5%,DCR達到100%,證明KRAS G12C+SHP2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聯合方向。

JAB-3312目前已成為全球首個進入III期臨床研究的SHP2抑制劑,JAB-3312+Glecirasib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雙口服制劑在一線治療NSCLC的臨床試驗中獲批進行三期注冊臨床試驗的藥物組合療法,若JAB-3312+Glecirasib在後面III期臨床中取得優於現有標准療法的療效,那麼一旦獲批,可以截流其它二線適應症。

在今年初的電話會上,加科思創始人曾強調"KRAS是值得開發20年的通路"。事實上,加科思也確實在KRAS靶點進行了縱深布局。

研究發現,G12C亞型在所有KRAS突變中占比21%,而G12D和G12V突變分別占據了35%和29%,因此,其對應的藥物或將撬動更大的市場。

KRAS G12D是KRAS第12號密碼子突變為天冬氨酸。由於KRAS G12D無法與Switch II口袋附近的氨基酸殘基進行共價結合,因此需要新的方法來開發具有高親和力和類藥性效力的選擇性抑制劑。目前全球在研的KRAS G12D抑制劑共有60多家,其中中國有近40款在研。加科思目前未對自身KRAS G12D抑制劑JAB-22000做更多公開介紹。

加科思還開發了Pan-KRAS抑制劑JAB-23E73,可同時抑制活性及非活性狀態的KRAS,對HRAS、NRAS無明顯抑制。作為口服KRAS抑制劑,JAB-23E73的臨床前數據展現了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

2024年11月,加科思登記了評估JAB-23E73用於KRAS基因突變的晚期實體瘤的多中心、開放性I/IIa期研究。這是關於該藥的首個臨床試驗。而且加科思也在美國同步開展I/IIa期晚期實體瘤臨床試驗。目前全球範圍內,進入I期臨床階段的pan-KRAS抑制劑僅有7個。

針對KRAS靶點,G12C相對更容易成藥,但更大的市場潛力在於KRAS G12D和Pan-KRAS領域,加科思憑借一直以來的專注力、以及超強的執行力,已走在這兩個領域前列。

重點:

1.加科思研發了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已在國家藥監局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准上市。

2.Glecirasib在II期數據顯示,其ORR為49.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8.2個月,中位總生存期(mOS)17.5個月,在數值上優於Sotorasib和Adagrasib。

3.加科思並未滿足於Glecirasib的療效,陸續開展了Glecirasib的聯用研究,探索在一線治療NSCLC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4.目前,加科思已啟動一項III期臨床研究,評估JAB-3312+Glecirasib聯合治療KRAS G12C突變的晚期非鱗狀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



主要參考資料:

1. Grossmann KS, Rosario M, Birchmeier C, Birchmeier W. The tyrosine phosphatase Shp2 in development and cancer.Adv Cancer Res. 2010;106:53-89. doi:10.1016/S0065-230X(10)06002-1.

2. 《KRAS G12D先驅都扛不住了》,氨基觀察,2025-03-07.

3. 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信息公示平台


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

阿里巴巴投資觀點更新

 核心投資觀點

  1. 股價調整與估值吸引力

    • 阿里巴巴港股股價調整至107港元 ,市場關注淘天主站業績壓力及雲業務增長動能
    • 儘管短期面臨壓力,但長期看好其在即時零售及AI雲計算領域的戰略卡位。
  2. 淘天集團即時零售戰略

    • 閃購補貼 :7月2日宣布12個月內投入500億元 補貼消費者與商家,目標提升日訂單量,從被動防守轉為主動進攻
    • 戰略意義
      • 外賣業務為即時零售鋪墊,通過高頻外賣提升低頻零售用戶黏性。
      • 整合淘寶APP流量,以補貼激活新用戶及召回老用戶,帶動主站GMV與日活。
    • 競爭格局 :與美團、京東的即時零售大戰將在暑期(7-8月)迎來補貼高峰,短期利潤承壓,但長期有望擴展市場空間
  3. 阿里雲AI佈局與優勢

    • 技術領先性
      • 千問三模型位列全球大模型前列,衍生模型超13萬個,開源榜單排名靠前(Qwen2.5 72B及32B分別居第一、第二)
      • 從算力到應用的全生態解決方案供應商,規模優勢明顯(亞太公有雲市佔率第一)。
    • 增長動能
      • 多模態模型尚未完全發力,算力調用需求將推動雲業務增長。
      • 預期2025年下半年雲業務預算集中釋放,叠加AI代理(AI Agent)等新場景,成長性可期

財務影響與風險提示

  1. 短期壓力

    • 即時零售補貼 :預計Q3(7-9月)利潤承壓,但長期通過訂單密度提升改善虧損
    • 雲業務波動 :受國內算力供給端不穩定影響,25Q4收入增長低於預期,短期資本開支環比下降
  2. 長期樂觀預期

    • 電商業務 :618購物節表現平穩,下半年主業增長可期。
    • 雲業務潛力 :AI技術轉化臨界點到來後,規模效應有望提升雲業務利潤率

風險提示

  • 市場競爭 :即時零售補貼戰持續時間及強度超預期。
  • 技術轉化不確定性 :多模態模型落地進度及AI收入變現效率。
  • 宏觀環境 :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中小企業IT支出及消費需求

關鍵數據摘要

閃購補貼
12個月內投入500億元補貼消費者與商家
即時零售目標
提升日訂單量,整合淘寶APP流量激活用戶
雲業務增長動能
多模態模型、AI代理(AI Agent)需求驅動
股價對應估值
港股107港元,估值吸引力提升

中國平安2025年7月10日投資者交流會

 

一、投資者關注度與核心問題

  • 關注度提升 :5-6月投資者主動交流頻率較以往顯著提高,6月召開了多次策略會及一對一會議,歡迎有需要的投資者進一步交流。
  • 關注重點
    • 投資端 :對股票市場的看法、高股息、銀行股及增持相關情況。
    • 負債端 :預定利率下調、分紅險現狀,以及預定利率下調後銷售的應對與展望。

二、分紅政策與營利潤展望

  • 分紅政策機制 :公司連續三年未下調分紅,對每股分紅保持動力足,重視股東利益並傳遞信心。分紅政策與營業利潤掛鉤,2023年盈利雖下滑,但每股分紅未降,連續三年未下降。2023年營業利潤大個位數增長對應分紅5%以上增長。
  • 營業利潤趨勢 :一季度公司營業利潤增長2%,預計全年營業利潤保持相對穩健。因半年度業績未出,無法明確分紅增長的具體情況,但基於全年營業利潤穩健預期,實現分紅金額穩定問題不大,投資者可對分紅保持穩定預期。

三、壽險業務表現與改革

  • 壽險營業利潤分析 :一季度壽險營業利潤實現約5%的增長。驅動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投資服務業績受資產規模上漲的正向貢獻;二是偏差的正向貢獻對盈利起到改善作用。從趨勢看,儘管未給出具體盈利指引,但在投資端及外部環境未顯著惡化、新業務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保持較好表現的情況下,全年盈利有望保持相對穩健。
  • 管理層調整與分工
    • 石偉玉任新總經理,蔡挺任授權副董事長,分管代理人及個險渠道發展。
    • 集團採用矩陣式管理,壽險管理層向郭曉超彙報。
  • 基本法改革
    • 新基本法於4月實施,目標穩定代理人隊伍並提升產能。
    • 一季度因FYP(首年保費)表現不理想,代理人出現一定流失;二季度業績表現較好,根據新基本法規則,業績良好的代理人將在三季度獲得津貼等獎勵。
    • 公司對改革效果持相對樂觀態度。

四、新業務價值(NBV)趨勢

  • 一季度NBV結構 :個險業務相對較弱但正增長;銀保業務大幅增長,佔比超30%,帶動整體NBV表現良好。
  • 二季度趨勢 :銀保業務延續強勁增長,個險4-5月分紅年金銷售良好,支撐二季度業績。
  • 全年展望 :明確全年NBV正增長,半年度NBV預計保持較好狀態。

五、產險業務分析

  • 一季度淨利潤下滑原因 :利率上行導致財險FVTPL債券浮虧,抵消承保利潤改善。
  • 全年盈利展望 :二季度利率下行,浮虧改善且已收回。綜合成本率同比改善,業內表現優異。儘管基數較高,但2025年產險盈利狀態良好,對利潤回歸百億級有信心。

六、銀行與資管板塊情況

  • 銀行板塊 :一季度利潤下滑約5%,但對集團利潤影響有限。去年分紅率提升,對集團分紅貢獻較多。
  • 資管板塊 :前年虧損超200億,去年減虧至約120億。2025年預計繼續減虧,控制在雙位數以內,2027年有望輕裝上陣。

七、投資配置與負債成本

  • 權益配置 :2024年底股票加基金佔比約12%,預計2025年因銀行股持倉增加而上升。高股息資產用於彌補固收收益率下降缺口,主要配置於OCI科目,OCI佔比接近50%。
  • 負債成本 :存量負債打平收益率低於2.5%,新業務負債成本預計低於2.2%,降幅約30-50BP。利差空間可觀,盈利能力穩定。

八、增資與私募基金情況

  • 增資壽險原因 :支持業務發展、提升權益配置空間、未雨綢繆應對償付能力壓力。資金充裕,並非因缺錢而增資。
  • 恒益持盈基金 :規模300億,聚焦穩健價值股,未來或加大權益配置。監管提供優惠政策,包括權益佔比不納入統計、償付能力風險資本計算享受折扣等。

九、問答環節摘要

  1. 投資者關注點
    • 投資端關注股票市場、高股息、銀行股及增持情況。
    • 負債端關注預定利率下調、分紅險現狀及銷售應對。
  2. 分紅政策
    • 連續三年未下調分紅,2023年DPS未降。
    • 全年營業利潤預計穩健,分紅金額穩定可期。
  3. 壽險管理層分工
    • 石總為總經理,蔡挺為授權副董事長,分管代理人及個險渠道發展。
    • 均向郭曉超彙報,集團採用矩陣式管理模式。
  4. 基本法改革
    • 新基本法於4月實施,目標穩定隊伍、提升產能。
    • 二季度業績較好,三季度將發放津貼激勵代理人。
  5. 產險投資端影響
    • 一季度因利率上行產生浮虧,二季度利率下行後改善明顯。
  6. 債市浮虧影響
    • 一季度浮虧已收回,不影響全年預測。
    • 承保端綜合成本率同比改善,盈利能力良好。
  7. 銀行利潤影響
    • 一季度利潤下滑5%,波動穩健,對集團利潤無顯著擾動。
    • 分紅率提升,對集團分紅貢獻較多。
  8. 資管板塊減虧
    • 前年虧損超200億,去年減虧至約120億。
    • 2025年預計繼續減虧,控制在雙位數以內。
  9. 權益配置比例
    • 權益資產中OCI配置佔比接近50%,未來保持平穩,絕對金額增長。
    • 成長與價值類資產並重,與行業趨勢一致。
  10. 負債成本降幅
    • 存量負債成本2.5%以下,新業務負債成本預計2.2%以下,降幅約30-50BP。
  11. 淨資產增長與浮盈兌現
    • FVTPL佔比低,OCI資產浮盈無法計入利潤表,但淨資產通過OCI累積保持增長。
  12. 中期累計利潤壓力
    • 一季度利潤下滑主要受FVTPL利率翹尾及好醫生一次性損失影響。
    • 營業利潤保持穩定,中期累計利潤是否負增長需結合預期因素判斷。
  13. 增資壽險原因
    • 主要目的是支持業務發展,提升資本充足性。
    • 應對利率下行導致的償付能力壓力,保障經營能力。
  14. 分紅影響
    • 可分配金額充裕,即使增資200億後仍有500億剩餘,疊加新增發行資金,不影響分紅政策。
  15. 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 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計量,普通金融資產適用OCI處理。
  16. 銀行股投資情況
    • 持有港股銀行股為主,未派董事因定位為財務投資,採用OCI記賬方式。
  17. 資產配置報表處理
    • 合約式基金計入投資資產項目,非長期股權投資。
  18. 300億投資優惠政策
    • 權益佔比不納入統計,償付能力風險資本計算享受折扣。
    • 投資方向以穩健價值類股票為主,未來或加大權益配置。

加科思-B(1167) 成功上市自主研發的KRAS G12C抑制劑Glecirasib,同時還在KRAS領域縱深布局

加科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創新腫瘤療法的臨床階段制藥公司。2015年成立,2020年上市, 公司研發重點圍繞KRAS腫瘤信號通路展開. KRAS是一種關鍵的細胞信號傳導蛋白,屬於RAS蛋白家族,這個家族包括KRAS,HRAS和NRAS三個主要成員。RAS蛋白主要是控制細胞的...